中華職棒度過20多個年頭,球隊數再度回到元年的4隊。不過,在比賽場數、單一球隊出賽數及對戰數都有增加,比賽期間則略為縮短。事實上,20多年來中華職棒的賽制詭譎多變,無論是球季例行賽制、總冠軍賽制,甚至每周各球隊出賽的場數及對戰組合的安排,都不太一樣,可說是變化莫測。各球團為因應賽制的改變,無不絞盡腦汁,各顯神通,希望能在新規定的賽制下,取得最有利的結果,並獲得年度得最佳的成績!

 

例行賽制部份,在職棒開打初期,當時的四隊每隊出賽90場,球季期間約8個月。每週四、五各安排一場,週六、週日各安排二場,合計每週六場賽程,每隊各打三場。職棒四年起,鷹熊兩隊加入,賽程改為每週二至週四各安排一場,每週五至週日各安排二場,合計每週九場賽程,每隊各打三場,其中兩隊進行三連戰。職棒六年起,每隊出賽增加至100場,賽程為每週二、三安排一場,每週四至週日各安排二場,合計每週十場賽程,其中兩隊進行四連戰,其它四隊則各打三場。到了職棒八年,和信鯨隊加盟,每隊出賽減少為96場,從週二至週日每天都安排二場,合計每週十二場賽程,其中三隊進行三組二連戰,另外四隊則各打三場。職棒九年,球隊回歸六隊,但每隊出賽數增加至105場,比賽期間拉長為9個月,賽程回歸為每週二至週四各安排一場,每週五至週日各安排二場,合計每週九場賽程,每隊各打三場,其中兩隊進行三連戰,與職棒四年的賽制雷同。

 

職棒10年起,每隊出賽改回100場,賽制出現大幅變更,完全實施連戰制度。週二及週四只安排一場比賽,週三、五、六、日各安排二場比賽,合計每週十場賽程,其中二隊進行四連戰,另四隊進行兩組三連戰。職棒11年,再度回歸四隊,每隊出賽90場,球季期間約8個月。每週四、五各安排一場,週六、週日各安排二場,合計每週六場賽程,四隊進行兩組三連戰。職棒12年,仍採用每週四隊進行兩組三連戰制,不過週日改安排一場,並增加週三的賽程。職棒14年,兩聯盟合併,球隊回到六隊,賽制安排與職棒10年相似,僅將原先安排一場的週四改為週三。職棒17年,從週二至週日每天都安排二場,合計每週十二場賽程,由六隊進行三組四連戰,比賽期間也縮短近一個月。職棒18年,則改為六隊分兩區各進行三組二連戰,每週仍安排十二場賽程。到了職棒20年,三度回歸四隊,每隊出賽增加至120場,每週進行十場比賽,先進行二組二連戰,再進行另二組三連戰。

 

再來談談總冠軍賽制,從職棒元年至職棒八年皆採上、下半球季制,即由上半球季冠軍球隊與下半球季冠軍球隊進行七戰四勝制的年度總冠軍賽,若上、下半季冠軍為同一球隊時,則無總冠軍賽。職棒三年兄弟隊包辦上、下半季冠軍,由其他三隊組成聯隊與兄弟隊進行「金冠軍」賽;職棒五年及六年分別由兄弟及統一包辦上、下半季冠軍,改採「挑戰盃」制,先由年度二、三名球隊進行三戰二勝的挑戰賽,獲勝者再與年度第一名進行五戰三勝的挑戰盃冠軍賽。職棒九年及十年採單一球季制,先由年度二、三名球隊進行三戰二勝的季後挑戰賽,獲勝者再與年度第一名進行七戰四勝制的年度總冠軍賽。職棒11年改回上、下半球季制,若上、下半季冠軍為同一球隊時,則與年度勝率第二球隊進行總冠軍賽,但可依照規定給予一場「保送」勝,即只要取得三勝即可封王。

 

職棒16年後改採「外卡制」,由季冠軍以外四支球隊中勝率最高的球隊取得「外卡」資格,與年度勝率較低的季冠軍進行五戰三勝的季後挑戰賽,兩者之勝隊再和年度勝率較高的季冠軍進行七戰四勝制的年度總冠軍賽。如果上、下半季冠軍為同一球隊時,則由年度二、三名球隊進行五戰三勝的季後挑戰賽,獲勝者再與年度第一名進行七戰四勝制的年度總冠軍賽。到了職棒二十年回歸四隊,一般由上半球季冠軍球隊與下半球季冠軍球隊進行七戰四勝制的年度總冠軍賽。若年度勝率第一非季冠軍,則由年度勝率第一的球隊與年度勝率較低的季冠軍進行五戰三勝的季後挑戰賽,兩者之勝隊再和年度勝率較高的季冠軍進行七戰四勝制的年度總冠軍賽。如果上、下半季冠軍為同一球隊時,規定與「外卡制」相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