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到棒球電視轉播或是報章雜誌報導時,常會聽到或看到很多對棒球選手的封號。記得印象中最早聽到的封號是「微笑喬治」趙士強、「東方特快車」郭泰源、「亞洲巨炮」呂明賜及「小飛俠」呂文生等,隨著中華職棒開打,國人對棒球愈來愈熱衷,媒體報導的篇幅也愈來愈大,無論是媒體記者或球迷都競相為許多球員取封號,也創造出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稱號!

 

職棒早期,球迷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金臂人」與「假日飛刀手」的對決。這兩個封號指的是味全隊王牌投手黃平洋與兄弟隊王牌投手陳義信,黃平洋是職棒元年年度勝投王(20),同時也是當年投球局數最高者(出賽32場,投球局數244局,當年每隊僅出賽90),由於出賽數頻繁,且完投場數甚多,手臂可說是異於常人,因此獲得「金臂人」的稱號。職棒二年龍獅總冠軍賽中,黃平洋出賽1467場,主投35 1/3局,在七戰四勝制中,最後味全隊在雖以3:4落敗,但黃平洋的優異表現及奮戰精神,贏得球迷們的尊敬及感動。陳義信是旅日好手,職棒二年加入兄弟隊,他拿手的滑球進壘角度精準無比,如飛刀般犀利又刁鑽,加上他投球的姿勢宛如擲飛刀般。基於陳義信的高人氣,兄弟隊大都安排他於週六或週日出場比賽,因此遂有「假日飛刀手」之美稱。

 

棒球系列的封號也常出現在中華職棒,如「棒球先生」、「棒球王子」、「棒球紳士」等。「棒球先生」想必球迷都不陌生,指的是兄弟隊李居明。李居明是1971年奪得美國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LLB)的冠軍的台南巨人隊小將,後來多次入選青少棒、青棒及成棒國手,由於他的棒球資歷豐富,加上為人平穩正直,如論是人品及球技,都獲得球迷的推崇及愛戴,因而有「棒球先生」的美譽。廖敏雄是中華隊奪得1992年的奧運銀牌國手,當時曾被國際棒壇形容最恐怖的第九棒。職棒四年加入時報鷹後,由於俊俏的外型,加上長打的能力,深受女性球迷青睞,因而被封為「棒球王子」。再說到江泰權,是台灣棒球史上唯一一位打過三次奧運的「三朝元老」,由於其個性成熟穩重,頗據紳士風範,因而有「棒球紳士」之稱。可惜的是,一個職棒簽賭案,讓兩位「棒球」人士離開中華職棒舞台,也讓球迷們感到無限的惋惜及遺憾!

 

說到球員的背號,其實也有些歷史的典故。我們常常看到很多王牌投手都是18號,或是17號及19號,這是沿用日本職棒的說法。就台灣職棒選手而言,對於其背號的由來,每位球員各有其說法。最常聽到的,就是沿用過去業餘時代的背號,有的是選擇心中偶像選手(無論美、日、台)的背號,有的是選擇重要人物的生日,也有的是自己的幸運數字。當然,也有一些有特殊涵義的,印象比較深刻的李居明的33號,意思是希望維持333的打擊率,而宋榮泰的19號,意思是希望可能打到天長地久(1為天,9為地)

 

當然,也有些選手常常換背號,可能是因背號本身對其較無特殊意義,並希望能夠求新、求變,在新的球季能有新的一番作為。說到換背號的代表,一定要提到陳金茂。陳金茂是目前中華職棒更換背號最多的球員,職棒生涯11年中換過6次背號。職棒元年與2年為22號,3年為00號,4年為88號,5~6年為55號,7年為77號,8~11年為99號。陳金茂特別喜歡兩個數字相同的號碼,理由是比較醒目,他認為藉由變換不同的球衣號碼,可想起每個不同時段的高低潮及起落浮沈,也就是「用背號來寫日記」。

 

球員的封號及背號可說是球員的另一個別稱,像我們現在一看到40號,就會想到王建民,52號就會想到陳金鋒,一提到「森林王子」就會想到張泰山,「火星恰」就會想到彭政閔,「火球餅」就會想到林岳平等。也期待這些球員的封號與背號,能為中華職棒史上寫下更多的傳奇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