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魯灣聯盟又名台灣大聯盟,自1997228日正式開打,至20021230日宣佈解散,維持約六年左右。在這兩聯盟分裂的2,000多個日子中,台灣大聯盟共進行了1,008場的球賽,分別在全國各縣市共4個球場舉行,並吸引了約290多萬的球迷進場看球。這1,008場的球賽中,總共歷經四隊9位本土籍及5位外籍共14位總教練,以及164位本土籍及156位外籍共320位球員。本土球員中,包括51位投手及113位野手;外籍球員中,包括98位投手及58位野手。除此之外,也出現了12位的本土籍及4位外籍共16位執法裁判,並有10位專業的球賽記錄人員。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二十多年前,在無線電視台轉播時段難覓、有線電視台尚未蓬勃發展的年代,想要得知中華職棒的第一手資訊,必須依賴收音機內的廣播頻道。還記得職棒元年開打後,我們家的收音機幾乎總是停留在中廣調幅AM1062頻道,並於每晚準時收聽職棒實況轉播。到了職棒四年,出現飛梭棒球台,成為第一個專門轉播中華職棒的頻道,也讓當時尚未裝第四台的我們家,迅速加入收看有線電視的行列。之後職棒五至七年,由TVIS取得中職獨家轉播權,職棒八至十三年,則由緯來高價取得轉播權,兩聯盟合併後,年代與緯來首度合作一起為球迷服務。職棒十六年後,則再度回到緯來一枝獨秀的局面。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當運氣不好或是避免遭致厄運時,一般人可能想到的方法之一就是改名轉運。當然,運動員也不例外,職棒二十多年來,出現不少改名的球員,有些是進職棒前就改的,有些是擔任職棒選手期間才改,有些更是職棒退休後才更名。無論如何,這都代表著新的開始,想要有一番新的作為的重大宣示。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當看到棒球電視轉播或是報章雜誌報導時,常會聽到或看到很多對棒球選手的封號。記得印象中最早聽到的封號是「微笑喬治」趙士強、「東方特快車」郭泰源、「亞洲巨炮」呂明賜及「小飛俠」呂文生等,隨著中華職棒開打,國人對棒球愈來愈熱衷,媒體報導的篇幅也愈來愈大,無論是媒體記者或球迷都競相為許多球員取封號,也創造出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稱號!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較年輕的棒球迷或許有個疑問,就是:為什麼兄弟隊的球迷會這麼多?事實上,這跟兄弟隊剛成軍的總教練,人稱「鐵血教頭」的曾紀恩,有相當大的關係。曾教頭在業餘時期,曾多次帶領中華成棒代表隊、青棒隊、青少棒隊,參加國際比賽,並獲得多項冠軍殊榮,對於台灣棒球的貢獻卓著。當他接任兄弟職棒總教練時,已是68歲的高齡,每當他在球場上認真指揮的模樣及治軍嚴格的神情,球迷們看了無不動容!直到最近,仍可看見高齡80多歲的「教官」在球場上為兄弟隊加油的身影!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場緊張刺激的職棒比賽讓人心驚膽跳,而一場纏鬥激烈的職棒比賽更是令人血脈噴張。球隊及球員在滿場觀眾的加油下,心情特別亢奮;但在背負勝敗壓力的同時,神經變得緊繃,情緒亦比較容易激動。因此,比賽中如果遭到球吻或是身體上遇到碰撞,甚至於對於裁判的判決有些意見,很容易大動肝火,甚至大打出手。在瀰漫著濃厚火藥味的戰場,如何避免大戰一觸即發,考驗著教練與球員們的情緒管理能耐,以及裁判大人們的危機處理能力。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場職棒比賽的單隊單場最少出賽人數,相信球迷都算得出來,即先發9人加上投手共10(假設採DH制),兩隊單場最少出賽人數則為20人。但是說到單隊單場最多出賽人數及兩隊單場最多出賽人數,球迷可能就很難想像了。根據職棒聯盟規定,各隊登記上場的人數上限為25人,扣除一週三連戰、四連戰甚至五連戰的先發投手人數,每隊出賽20人以上應該已是極限。職棒二十年來,單隊單場人數超過20人的出現過9場,兩隊單場人數超過40人的人數則有5場。其中,單隊單場打擊出賽數最多的為18人,單隊單場投手出賽數最多的為8人;兩隊單場打擊出賽數最多的為33人,兩隊單場投手出賽數最多的則為13人。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職棒運動比賽中,球團求好戰績精銳盡出,吸引球迷前來觀賞;球員們求勝鬥志旺盛,拼戰精神令人欽佩,也讓球迷看得過癮。不過,在奮戰努力的同時,長期征戰的職棒球員們因長期運動傷害,可能必須暫時休息療傷,甚至被迫退休而提早結束其運動生命。這種享受短暫英雄滋味後的長期落寞,實在不是任何人所願見!尤其是投手,更是一個球隊的重要靈魂,各球團在追求勝利的同時,千萬不能短視近利而造成往後無法彌補的傷害。這不僅是球團的損失,球迷的傷痛,更是球員的悲哀!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棒球場上常常有些禁忌,不容挑戰及觸犯。事實上,這些禁忌並無所謂的科學根據,很多可能只是球隊或球員的心理因素所致。不過,由於棒球運動已盛行數十年,這些不成文規定有的是由國外傳來,有的是從棒球界前輩口中流傳下來,雖然感覺有些奇怪,但若是聽到曾經應驗過的棒球禁忌,大部分的棒球人仍抱持著「寧可信其有」的想法,儘量做到不要違背或觸犯。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場精彩的職棒比賽需要多少時間?對球迷而言,「投手戰」節奏太快,感覺比較枯燥乏味;「打擊戰」又擔心節奏過慢,造成歹戲拖棚。職棒20年來,平均比賽期間在2小時50分至3小時10分之間,最長的時間超過4個半小時,最短的時間則不到2個小時。若考慮下雨或燈光故障等導致中斷因素,最長的時間更是超過5個半小時,最短的時間則不到1個半小時。一般而言,一場3小時左右的職棒比賽應算是球迷最能接受的時間長度,局數也以正規的九局為宜。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